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12月4日洞庭鹤舞、人鸟相依,沙鸥翔集、百鸟欢鸣,冬季来洞庭观鸟——这是岳阳打出的新广告。湖南省岳阳市在2007中国洞庭湖国际观鸟节上也因此获得了一张崭新生态名片——中国观鸟之都。12月1日,2007中国洞庭湖国际观鸟节在岳阳市举行,主题是:保护洞庭湿地,共建和谐家园。
主要内容包括观鸟赛、湿地保护国际论坛等。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毛致用宣布观鸟节开幕,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、湖南省副省长杨泰波致词。印红说,中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,现有鸟类1300种,拥有朱鹮、丹顶鹤等大量珍贵、濒危、特有物种。同时,中国丰富的内陆和滨海湿地,又是候鸟的重要迁徙通道和迁徙繁殖的重要驿站,这些湿地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候鸟的迁徙和繁殖。
近年来,我国在湿地生态保护、候鸟保护救助、监测以及打击非法盗猎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等方面作出了努力,力求迁徙中国的候鸟得到良好保护。洞庭湖作为候鸟重要的栖息地,也是湿地保护的关键区域,举办“中国洞庭湖国际观鸟节”就是对湿地和候鸟保护的一大贡献。印红说,鸟类的迁徙是一个承诺的故事,一年一度的中国洞庭湖国际观鸟节也是一个承诺——一个保护鸟类的承诺。
同时它也是一个约会——一个全世界观鸟爱好者的约会,一个关心中国生态建设、关心地球命运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人们的约会。观鸟是集科学考察、体验自然等多重内容于一身的活动,通过观鸟,人们能感悟到自然资源与他们的关系,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。近年来,观鸟在我国迅速有序健康发展,越来越多的鸟友关注鸟类及其生境变化,表达他们对生态保护的希望与担忧,成为坚定的候鸟与自然生态的保护者。
通过观鸟活动,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生态建设当中或受到影响,提升了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,成为生态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力量。杨泰波说,洞庭湖国际观鸟节以鸟为媒,以保护国际重要湿地为己任,以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,以传播和弘扬生态文明为出发点,对促进岳阳的改革发展和湖南的生态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已经成为湖南一个重要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。我们要把洞庭湖国际观鸟节作为绿色名片来塑造,作为品牌来打造,作为特色文化来发展,作为生态文明来建设,谱写洞庭湖生态文明新篇章。
在观鸟节上,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岳阳市“中国观鸟之都”称号。据了解,共有25支参赛队伍近200名队员参加观鸟节比赛。观鸟队伍中年龄最小的不到12岁,最大的近60岁。大赛邀请了英国鸟类学家、美国监测专家及中科院、湖南师范大学的专家教授担任评委,以洞庭湖珍稀濒危的鸟类为奖项名,设立了白鹤奖、小白额雁奖、白尾海雕奖等8个奖项。
观鸟节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、湖南省林业厅、岳阳市政府共同主办。从2002年至今,洞庭湖观鸟赛已成功举办了4届。
位于岳阳的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是中国30个被列入《湿地公约》的国际重要湿地之一,每年冬季,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以及中国青海湖的近百万羽、250多种鸟类聚集在洞庭湖栖息,成为越冬候鸟的天堂。
本文关键词:开云网页版
本文来源:开云网页版-www.szyangbiao.com